衛星通訊常用到的有

Ku-Band及L-band及IF (約140MHz)

且越高頻的信號越容易隨著傳播距離的增加而衰減

 

L band 1 to 2 GHz
S band 2 to 4 GHz
C band 4 to 8 GHz
X band 8 to 12 GHz
Ku band 12 to 18 GHz
K band 18 to 26.5 GHz
Ka band 26.5 to 40 GHz
Q band 30 to 50 GHz
U band 40 to 60 GHz
V band 50 to 75 GHz
E band 60 to 90 GHz
W band 75 to 110 GHz
F band 90 to 140 GHz
D band 110 to 170 GHz
越高頻的信號越容易隨著傳播距離的增加而衰減
 
因為有以下幾個解答:
高頻 ==> 波長短 ==> 電池波傳遞需要耦合的次數變多 ==> 能量易衰減

簡單的講 在不考慮substrate loss時 傳輸線在傳輸時的loss可以分為skin effect和dielectric loss 其中skin effect的loss正比於頻率開根號 dielectric loss正比於頻率(在頻率大於2GHz時會很嚴重)

不過以目前heavy-doped的MOS而且  substrate 的loss會變得嚴重(因為Rsub變少)
故又要加上信號couple到substrate的能量
因此有人提出Ground shielding的方式來改善

可以這樣理解 電磁波是經過幾個波長就衰減多少的。。。 高頻的波長短﹐所以傳輸的距離就短 那麼道理上我們應該用波長長的波來傳輸﹖為什麼不呢﹖ 因為大氣層中有電離層﹐波長較長的波會被吸收而不會被散射 考慮到地球是個球體﹐波長較長的波(長波)隻能在發射台附近.. 再遠就沿著地面切線跑掉了 而短波會被電離層反射回來﹐從而有可能傳輸很遠... 長波長頻率低,能傳的 bit rate 就少,所以純粹從資料傳輸的觀點看 會一直往高頻 再來就是應用上,天線與頻率成反比,行動通訊就會希望頻率高一點 天線可以用的比較小,當然系統內的各元件也多少可以縮小 再來就是衰減並不是壞事,60 GHz 剛好是衰減最大的一個窗口 不適合長距離傳輸,但是個人無線網路的應用剛剛好 因為信號不會干擾到遠方,他人也不易偷聽 有些極為特殊的應用,會使用非常低頻的電波,如老美的潛水艇 其中一個通訊方式是使用 < 100 Hz 的無線通訊 

        我學的是波長短容易散射耶,而且跟波長的四次方成反比
        所以天空才看起來是藍的
        又傍晚時光行進大氣層距離長
        所以剩下紅光

        不過話說回來,無線電波的波長比光波長高超多數量級的吧
        應該跟散射沒啥關係吧@@


高頻的時候通常dielectric loss才是兇手 dielectric loss是因為介質(非導體)中的原子分子受到電磁波的擾動在那邊扭來扭去 通常頻率越高他們扭越厲害 吸掉電磁波越多能量 某些分子會有些共振頻率 像水就是在2.4X GHz (微波爐加熱原理) 這頻率下吸的特別嚴重 還有不能說大於幾GHz dielectric loss會很嚴重 要看介質板材而定 用高檔電路板 2G根本就沒啥影響 誰LOSS最小 -> 真空 ->沒物質吸你電磁波能量 傳超遠的:P

那我統整大家的答案如下
原因有兩方面
1. dielectric loss (正比於頻率) 介質(非導體)中的原子分子受到電磁波的擾動在那邊扭來扭去 通常頻率越高他們扭越厲害 吸掉電磁波越多能量 可以想成 高頻==>波長短==>每次電磁波傳輸的距離變短==>電池波傳遞需要耦合的次數變多  ==>能量易衰減 
2. skin effect (正比於頻率開根號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一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