蘭奇專訪翻譯
專訪中,蘭奇提到,他不斷催促宏碁要走向一個行動裝置導向(mobile-focused)
與全球化。宏碁需要把是也放到台灣以外,因為過去由微軟、英特爾主導的WINTEL
時代已經大為衰退,PC廠商需要自己多做很多事情。
原文網址:http://fadatoday.com/archives/614
蘭奇說:「我那時就已經看出,如果宏碁要成為市場的主要公司,我們需要一些投資
尤其是在軟體、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。」
宏碁需要從現在約300至400位工程師的規模,提高超過1000個工程師。這些工程師將
聚焦在軟、硬體的整合上。但這軟硬整合能力是現在台灣所缺乏的。
「想要在台灣做這些事情是不可能的,所以我們需要走出台灣,去中國、印度或美
國、歐洲,那些可以提供我們軟體資源、軟體知識的地方去」
蘭奇說,但宏碁擔心那將讓宏碁走向去台灣化。
「這不是去台灣化,這只是全球化。如果我們想要在未來三至五年維持前三大pc廠商的
地位,我們需要的是一家可以整合全球資源的全球公司。
宏碁去年內部就出現就有對宏碁的責難,暗示他對太多的權力,也太多控制管制。
蘭奇承認,宏碁太晚決定在手機與平板上的策略,但那是因為宏碁並沒有這方面的能
力。最後,蘭奇雖然在他八年任內讓宏碁營收從100億美金成長到200億美金,而且每
年獲利,他還是只能下台。
「去年我們營業利益還是來到了6億美金,我們可以看看接下來這些傢伙可以做些什麼。」
如果宏碁依照蘭奇的策略,他相信宏碁可以在2015年前營收達到300億美元,而且成為
全球前三大智慧型手機、平板電腦廠商。
「幾年之後,人們會知道誰是錯的。」
雖然現在平板是消費性電子,但蘭奇相信在微軟的推波助瀾下,以ARM晶片為主的微軟
平板將帶動商用需求。
「你可以想像就像是現在iPad2一樣輕薄,但卻提供了PC一樣的功能。」但是宏碁需
要更多在軟體上的的準備。宏碁也需要與晶片廠商有不同的關係。過去PC市場,業者
只是買、賣零組件而已,採購成本就是以規模來決定。但新的移動裝置,採購成本將決
定在策略聯盟關係。
無庸置疑,蘋果是這個轉變下的贏家,但也有其他廠商正在進行這樣的轉變。
「我認為三星也可能會做出正確的抉擇,惠普則要看他的WEBOS接下來發展。」蘭奇提
出了他的觀察。
蘭奇說,現在的PC產業發展跟宏碁的發展很類似,蘭奇個人也不能確定兩者下一部會
是什麼。
「我渡了兩個禮拜的假期,我還是在這市場裡頭到處看看,我當然希望我可以繼續待
在這個產業。」